top of page


歡迎來到
台灣智庫
台灣智庫是一個關注廣泛公共議題的政策平台,以建構正常化國家、落實自由民主及追求幸福社會為核心價值,匯聚具有共同理念的人士,一起在這個平台上勾勒與實踐國家社會的發展願景。


普丁想要什麼?──對莫斯科獨裁領導人的錯誤認知
胡瀚雯/台灣智庫研究員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3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就烏俄戰爭停火問題進行了雙邊直接通話。川普對這場對話給出了「富有成效」的評價,然而實際成果除烏俄雙方同意暫停攻擊彼此的能源和基礎設施外,美俄並未就停火內容達成任何進...
Mar 31


從韓戰爆發七十五週年看俄烏停戰前景
黃宏吉 /台灣智庫研究員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宣戰的是老人,但是上戰場赴死的卻是年輕人。」(Older men declare war. But it is youth that must fight and die.)...
Mar 21


從「世界警察」到交易式外交:美國的戰略轉變與信任危機
胡瀚雯/台灣智庫研究員 圖片來源:AdobeStock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會面引發全球關注,在烏俄戰爭屆滿三周年之際,雙方是否有停戰可能,以及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舉一動皆牽動國際局勢。此事件不僅涉及了區域政治與國家利益,更反映了美國全球戰略布局的變...
Mar 13


【台灣智庫】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 ─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致詞內容
今天很榮幸受邀前來參加這場研討會。最近國際情勢變化迅速,美俄兩國針對俄烏戰爭問題持續磋商,引起世界高度關注,中國大陸也正在進行人大、政協「兩會」的年度重要政治議程,這些重要的事件的發展,都將攸關兩岸關係與臺灣的國家安全利益,值得我們密切關注並深入探究。...
Mar 6


【台灣智庫】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 ─ 外交部長林佳龍致詞內容
今天很榮幸能參與由台灣智庫所舉辦的這場「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今天討論的主軸在於針對目前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現況,對台灣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所關心的焦點。很感謝主辦單位的安排,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
Mar 6


【台灣智庫】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 - 會後新聞稿
今(3/6)日台灣智庫舉辦在交通部集思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共規劃了三場座談,主題分別是「習近平時代的統治思維:內部極權控制」、「習近平時代的統治思維:對外威權擴張」及「川普重返白宮後的印太戰略及美中台關係形勢」,活動中邀請外交部長...
Mar 5

台灣智庫 20 週年紀念影片
20年的打拚,是一個不容易的堅持。當年台灣智庫伴隨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而生;直到今天,台灣已經歷經三次政黨輪替。我們看到,不論政局怎麼變化,不變的是,台灣智庫一直扮演一個重要的平台角色。


一例一休的經濟政策思考
政策目的應該清楚 各種政策最好有明確的目的。政策就是政府要讓現狀改變到理想狀態所需做的工作,理想狀態不想清楚就不易找出正確的政策。目的若模糊不清時,不只政策難定,政策出現爭議時執政者也可能對不同爭議用不同的目的來自我辯護,而使政策難以確實檢討改善。...


不能只有膚淺的政策討論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h760127/31617294824 政策目的若非依有效的民意程序決定,可能會違背人民的意願;政策方法若未經深入的討論則可能錯誤,也可能被主事者誤導到不同的目的,討論的不足也會使人民選擇了錯誤的目的。...


前瞻計畫要依國家發展策略前瞻
政府提出八年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公共建設計畫,引發在野黨和外界的爭議,為避免贊成和反對者各依立場盲目贊成反對,參與爭議的政府官員和各界人士,應該更深入了解公共建設的目的和原則,依正當的目的和原則去評論和選擇該支持的公共建設項目。 公共建設:需有原則與優先順序...


扶植上駟的產業政策
沒有知名理論證明不干預是最好的動態發展政策 國家的發展一方面要有生產的增加,另一方面通常也要有產業結構的改變,在目前全球競爭的時代,產業具有勝過外國的競爭力更是國家經濟能否發展的關鍵,因此國家經濟的發展必然要伴隨著產業的發展。而產業發展需不需要政策的協助,則是長期爭論不斷的...


執政要怎樣謙卑
圖片來源:蔡英文總統臉書 蔡總統上任將滿一年,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有些政策廣受批評,因此該有深刻的檢討。馬前總統執政之初我曾寫一篇〈馬政府執政錯誤的七部曲和主旋律〉,指出傲慢是其政策錯誤的主旋律。相對地,蔡總統在去年當選那夜說要謙卑、謙卑、再謙卑,則得到大部分人的贊同。多年...


人工智慧會不會造成大量失業?
近年人工智慧和新科技的發展,使一些人擔心電腦和機器人會不會反過來支配甚至消減人類。不過在這種危機之前,更可能發生和值得擔心的是新技術會不會造成大量失業和所得分配非常惡化的情況。有人認為新技術可能取代50%甚至90%的人力,若真如此,則工作機會和所得有可能集中在擁有這些技術和...


科技和製造業發展是過時的政策嗎?
美國總統川普用了很大的壓力要將製造業搬回美國,美國也從歐巴馬政府就有國家製造創新網路大型計畫(NNMI,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整合產業、大學、社區學院、聯邦部會、區域和州政府等組織,要快速開發創新技術、鼓...


全球化謬誤2017
全球化和國際經貿往來的自由化是過去幾十年的大趨勢,但近年來其不良副作用逐漸受到抗議與重視。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和英國要脫離歐盟,使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問題更被大量討論。然而由最近一些知名人士的言論來看,各界對全球化和經貿往來自由化的事實認知,以及所提出的對策,仍然相當不足或令人失望...


公平要由何時算到何處?
自由、民主、公平、正義這些普世價值幾乎沒有人敢正面反對,用這些詞語來做各種主張和行動時,往往威力難擋。於是如羅蘭夫人所說:「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塞繆爾約翰生也說:「愛國是惡棍最後的藉口。」正義常是殺人的理由。而以公平為名推動的改革,也常因口號(甚至...


股市交易量該不該提升?如何提升?
最近不少人在談提高股市交易量或成交值的政策。但股市成交值該不該提升?如何可以提升?以及該不該用某種方法來提升?都有很多可以更仔細討論的地方。 股市交易量很低當然不好,而高交易量雖可帶來高證交稅收和證券相關產業的繁榮,但不同原因和不同政策造成的高交易量也各有其利弊。病急都不可...


年金制度的基本經濟觀念
改革要有正確觀念和目標 政府正在推動年金改革,而各界對改革的方向有很多爭議。這些爭議有不少是基於不同的利益,但也有很多是因為觀念和目標的不同所造成。若不先釐清觀念和目標,利益的爭奪也會更為混亂難解。本文擬討論幾個建立新制度時應注意的觀念、目標、和相關的學理問題,包括政府為何...


張忠謀之言暴露台灣政府甚麼問題?
張忠謀先生10月底時評論政府以「創新、就業與分配」為主軸的政策。他說成長才是關鍵,因為成長可以解決就業和分配問題,而創新和分配是相互矛盾的,創新才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 以張忠謀先生的重要性和重大貢獻,他的評論當然引起很多回應,政府高層包括蔡總統都親自出來解釋。但很多回應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