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智庫

【創新台灣】1.3 結合公私部門力量,建立國際科研據點

徐慶柏/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副研究員

圖片來源:Pixabay

壹、問題意識


一、創新,從「一門藝術」開始


創新,顧名思義,就是引入新事物。沒有創新就沒有新的東西,沒有新的東西就沒有進步。如果一個組織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它就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續進;而更進一步說,由於解決關鍵問題的能力取決於「新」的「創新」,因此創新在經濟成長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如從總體視角觀察創新在社會中的作用,可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創新已成為應對重大社會風險和威脅的重要方式;例如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驅動的化石燃料消耗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加,擾亂了全球碳循環並導致全球暖化。潔淨能源的開發、碳捕捉的技術、自動駕駛的發明以及新的法規、標準的訂定,都有助於達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速度放緩的目標。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的人口正在萎縮和老齡化,創新對於社會進步很重要,因為它解決了社會問題;透過遠端醫療、機械輔具、新的物流模式等技術的應用,增強了整體社會的活力。


創新確實是現代存在進步的核心原因之一,儘管創新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後果;但是,變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創新會帶來正向的影響。


然而,從技術的開發,形成解決方案到迎合市場並非一蹴可幾。二十世紀的經濟學家暨創新之父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認為的創新是:將「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其產業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其中利潤的創造,可說是技術轉變成價值的重要呈現方式之一。如果投入新的技術開發,無法找到應用場景,無法解決問題,這種技術,還只能說是「創作」,處於「藝術」的階段,對於國家與社會所追求的「創新」仍有一段距離。


而在跨越純技術開發階段後,逐漸朝應用面發展;此時技術開發商或是技術團隊,會逐漸往特定場域聚集,也就是常見的「研發中心」(R&D Center)、「實驗中心」(Innovation Lab)或實驗場域(Innovation Center)。在這些地方聚集的技術,將有機會進行技術優化或多樣技術的融合,最終形成產品或服務的想法;如研發的時程再快一點,則有機會進入甚至完成「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的階段。


二、從「專利」到「市場需求」


臺灣科研能量佳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有目共睹,依據資訊服務提供者科睿唯安(Clarivate,NYSE:CLVT)於2022年2月24日發布的2022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2022),臺灣獲選數再創新高,有9間機構入榜分別是:工研院、鴻海、廣達,重返百大行列的台積電、聯發科,以及首度入選的友達光電、台達電子、緯創資通及瑞昱半導體),數量僅次於日本與美國,與德國同列全球第三[1]。先進國家中,美國市場長期以來都是各國兵家必爭之地;而其中矽谷更是資金、技術、市場匯集的熱點。依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的研究報導指出(2022年1月19日)2021年美國專利授證數32.7萬項、臺灣授證數為10,461項居第六大(前五名依序為:美國當地公司/150,801項、日本/47,105項、韓國/21,264項、中國/20,679項、德國/14,663項)[2]


上述數據固然驚人,然而臺灣除了現有的企業獲得令人欽羨的表現外,新興領域中的企業卻鮮有能站上世界舞台,與科技群雄力爭者。根據CB Insights統計2021年底全球已有3隻百角獸(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盛產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國家中,第一名為美國,有510家;第二名為中國,有167家;第三名則是新興市場的印度,有46家[3]。顯然,專利數的多寡,不代表絕對的「價值」或是「社會貢獻」、「經濟貢獻」,專利的「品質」以及其後如何轉化為填補市場需求的工作,顯然不可忽視。

[1] 資料來源:CSR天下,2022-02-25;https://csr.cw.com.tw/article/42411。 [2]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2022-01-19;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8719。 [3]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2-03-01;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6132969。


三、「科研據點」是很好的良藥之一,但…


未來臺灣科技能量要持續在全球發亮,僅透過現有的優秀企業遠遠不夠;在現有企業持續努力的前提下,也需要透過新創公司,將含有科技能量的商品或服務結合適當的商業模式,推向世界各大市場,以成為臺灣經濟未來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當前能夠匯聚創新解決方案、民間企業、政府資源、早期投資者(主要指IPO前參與私募的投資者類型,包含:天使投資者、有直接投資功能的加速器、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各界專家/學者、技術人才等重要創新生態系參與者,形成聚落並促成各式合作與交流之處,即是近期中央與地方政府積極投入資源設立的「新創基地」。


對於新創基地的定義,如較寬鬆的「HUB」作為範疇,Nicolas Friederici博士對於「Hub」,其認為應具有四項特點(Tuukka Toivonen & Nicolas Friederici, 2015)[4]。首先(1)以企業家為中心的交流協作社群;其次(2)融合多樣化的成員,匯集差異化的知識;(3)在數位或實體空間中進行創作或協作;(4)促進全球企業家文化在地化。


關於新創基地的經營,其所提供之資源範疇可視為加速器與育成中心的總和(Dempwolf, Auer & D’Ippolito,2014)[5];加速器主要特性包含:輔導諮詢、技術協助、定期招開demo-day、定期招募新創及社群式經營等,而育成中心除兩者的交集輔導諮詢、技術協助外,協助的新創主要以鄰近地區為主,並提供進駐空間以縮減新創營運成本。然而,作為承載科研重要成果,並將其轉換為市場價值的重要據點,僅完成上述資源的提供,對於產生有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幫助有限,我們必須賦予科研新創基地更重要的工作。


以下本文將針對我國科研據點發展進行簡要說明,並針對其未來可強化的功能進行描述。

[4] 資料來源:Tuukka Toivonen & Nicolas Friederici (2015), “Time to Define What a “Hub” Really Is”,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2015-4-7, https://pse.is/3a9c95。 [5] 資料來源:Dempwolf, C. S., Auer, J., D’Ippolito, M. (2014). Innovation Accelerators: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among Startup Assistance Organization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Advocacy, Optimal Solutions Group, LLC College Park, MD 20740。


貳、具體主張與政策建議


一、我國科研據點發展概況

「科研型新創基地」成立時間分布概況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FINDIT台。


由於不同創新的驅動,新創企業成長方式以及所需要的資源有所不同,如依據新創基地經營的方式以及資源提供特性作為資料收集依據,可發現截至2021年底處於營運中的「科研型新創基地」有36處[6]。而在36處技術驅動型新創基地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經營18處據點;以成立年份來觀察,2018年是政府資源投入的高峰,有14處「科研型新創基地」成立,分別是:贏地創新育成基地、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國立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林口新創園、新明青創基地、金門三創服務平台、竹科青創基地(蘭青庭)、高雄智慧科技創新園區(KO-IN智高點)、Audi創速中心、物聯網智造基地(ideas Hatch)/台北、物聯網智造基地(ideas Hatch)/高雄、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以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


以地區來觀察,臺北市擁有最多科研型新創基地,計有10處;其後是桃園市、高雄市以及臺南市,擁有4處。新北市與臺中市各有3處,嘉義縣2處;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苗栗縣、新竹市以及臺東縣則各有1處。進一步以服務能量以及徵收新創進駐的領域進行分類,可發現科研型新創基地以綜合類型為主(不限新創技術應用領域),有20處占比為56%;其次則是5G與AIoT,有6處占比17%。



「科研型新創基地」類型分布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FINDIT台。

[6] 資料來源:徐慶柏(2022),「【臺灣新創圈熱點-2022 No.1】新創生態系盤點:深度認識我國新創基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FINDIT平台,網址: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930。


二、科研據點未來可強化的功能


依據上述數據觀察與分析,以下提出三項政府投入資源建置或經營科研據點時的建議。


1. 槓桿民間資源,建立國際化科研據點


對於科研據點而言,要能創造出各式的商機與創新點子的產出,並透過價值創造成為一門生意,需要的不只是學研的技術、在地創業家以及在地生態系的成員,能夠融入全球創業文化與引入海外市場發展機會的功能更是重要;因此國際化的加速器(在複數國家有分據點)、國際級早期投資單位、跨國企業對新創基地的參與,甚至是與其他國家的科研據點進行合作等,都是件重要的事,而這也是近期科研型新創基地需要努力的目標之一。


當然,目前我國科研據點以政府資源投入為主,然而對於民間資源的槓桿卻稍嫌不足;未來應積極邀約跨國企業參與科研據點的經營,並與有能力進行跨國交流與經商實蹟的工協會結成合作夥伴,讓科研工作的投入更有目標性,更貼近企業需求,更能夠解決國際市場痛點。臺灣的創業生態系已有不少階段性成功的案例,包含:Appier赴日IPO、91APP臺灣掛牌以及Gogoro規劃赴美以SPAC方式上市等消息,都吸引海外市場對臺灣的關注;然而臺灣還有更多的明日之星正在茁壯。


政府投入研發所開發出來的技術,不見得每項都適合在本國市場開花結果,有時候直接在適合的海外市場落地深根,也是一個發展方向;此時,透過民間力量的結合,在海外設置科研據點(如:與原有或有意願在海外設置研發中心之本國企業合作,共同經營國家級科研據點),將科研成果延伸至海外,也是可以考慮的作法之一。


2. 服務能量數位化,建立虛擬科研據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爆發以來,為人類生活帶來許多轉變與衝擊,歷經2年的洗禮後,人們發現硬體的重要性下降;許多商業行為都轉由線上進行,各行各業為求能在疫情之下生存,紛紛被迫採用數位化解決方案,而透過數據的收集與應用,也進一步讓服務型態更加廣泛。


作為公部門支持的科研據點,服務的對象不只有新創企業,連政府、一般企業、學校、早期投資者等,也都是重要的服務對象,更遑論科研據點具國際化能力後必須具備對接海外生態系的能量,需服務更多的對象;由此可知,科研據點的經營是非常勞力密集,並在服務環節具高度重複性的事情。據此,如何善用智慧化服務系統,將科研據點的服務內容多語化、自動化、數位化(如:以chatbot對諮詢與服務的提供進行初步分類與分流,客戶關係管理(CRM)導入等),同時也解決過去科研據點IMPACT難以測度(如:引入海外新創到臺灣發展的實際影響與效果)、政府資源投入系統性優化等問題(如:輔導資源重複投入,如何系統性整合與重新配置),是短期內政府應加以思考的工作。


小結


上述描述,雖然僅有寥寥幾句文字,但政府透過政策引導產業或經濟模式的演進,並非總是直線前進;有時候看似前進,但卻是以迴圈形式進行,有時更是面對許多岔路,而不知身處何處,就如同創業歷程一般,總遇到形形色色的挑戰;從技術創新開始,一路打拼,而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的,僅是少數的幸運者。邊做邊修改的策略與方向,是政府與民間都必須要有的共識。


政府經營的新創基地,其存在的意義不只是傳遞政府資源,更多時候是作為生態系的建立者以及進入臺灣創新創業生態系的國際性入口;此外,政策目的以及國家發展重點布局,也體現在科研據點的經營成果上。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政府投入資源所經營的科研據點,賦予更多的期待;「建立國際化科研據點」以及「數位化服務能量的提升」,都是將臺灣創新能量轉換與升級的重要策略之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