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曜志/台灣智庫執行長
智慧應用產業作為台灣數位新南向的主軸,其創新的主要樣態係透過矩陣創新。在熊彼得的創新理論早已指出,創新可來自「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因此如果在不同成熟產品間,能夠拆解各自部分功能並重新整合,並且解決介面問題,最後可能產生優於原產品的效果,這就是「矩陣創新」。
舉例而言,將液晶面板整合到車用儀表板系統,搭配其他軟硬體功能而成為智慧車,則功能就不僅是交通,更是工作與休閒空間,與智慧城市中的物聯網移動端點。近年來包括製造業服務化甚至是循環經濟等主張,其共同概念都是針對使用者較常需要的實際功能,透過產品重組或服務整合,來進一步優化使用者體驗。
當前世界正在大幅度接受這種創新型態,而這種微觀層次(Micro Level)的矩陣創新,會對中觀層次(Meso Level)的產業群聚帶來影響,進而牽動宏觀層次(Macro Level)的國際經濟關係重組。因為微觀層次雖是次系統重組,但在中觀層次就是國際供應鏈關係重組。當面板與半導體大量用於汽車內部時,桃園、新竹、台中與台南的面板與半導體群聚,就會跟日本愛知、福岡、靜岡,以及泰國Samut Prakan的汽車群聚,產生新的中觀層次協作,進而牽動宏觀層次上,台日泰三國在印太地區的產業合作契機。
但矩陣創新的成功關鍵,在於次系統重組的「介面整合」與數位科技的角色。智慧車若要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硬體整合只是基礎,關鍵還是在軟體與服務整合。故台灣雖掌握硬體實力,但仍須在關鍵數位整合服務上勝出,才能掌握中觀與宏觀層次上的話語權。
因此在產業服務化的主流商業模式下,生產要素的比較利益,已經不再是長期競爭力的保證。故新南向與過去有所不同,一開始就需善用數位科技以優化在地服務,才能牽動跨國群聚間的協作,短期讓各國在地業者有新商業機會,長期才能驅動產業群聚棲地的跨國移動與市場深耕。
至於兩岸間的產業競合,在這樣的架構下,也會找到新詮釋。中國威脅已不再是硬體的紅色供應鏈,而是其不可忽視的數位實力,服務整合與國際輸出能力。中國一向善用外交的「頂層設計」,打開中觀層次的跨國協作。一旦印太地區的關鍵數位服務被中國佔據優勢地位,台灣就難以立足。這也是為什麼,數位新南向的落地推動,在當前不得不加速的緣故,而未來新南向國家隊的概念,也需打破過去的線性供應鏈思維,多鼓勵跨領域的整合,才能創造出更多藍海。
原文轉載自自由評論網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