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智庫國際部

第二場次:東亞變局與美中關係

做為亞太地區的一等強國,被認為是崛起大國的中國,與世界強權美國之間的關係,是影響世界格局演變的重要環節。而強調「新型大國關係」的中國,以及強調「再次偉大」的美國之間,會產生何種競爭與合作的可能,則是這個場次中所討論的焦點課題。

丁樹範:流變中的東亞

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指出中國正在經歷各國對於BRI的經濟合作模式的抗拒。一般來說,BRI導向的合作模式為透過提供商業貸款給各國,而債務國亦必須提出國家擔保。然而此做法已讓債務國有疑慮。最糟的狀況為在商業貸款的談判中缺乏透明,讓許多國家對於檯面下的操作產生擔憂。東亞正在面臨變遷。冷戰時期各國可輕易的依靠美國而存,但而在後冷戰時期,特別是中國已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此區域的國家努力維持在美中關係下的平衡。然而,當中國已逐漸從經濟強權轉變為政治影響,對於平衡的渴望將更能維持。

徐斯儉:中國在地政治不確定性的國際化與其對美中關係的意

長期研究中國政治的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徐斯儉從中共在十九大權力改組之際及其內部政治不穩定的觀點,分析中國對外頻出現危險行為(risky behaviors)的原因。他認為,想與中國改善關係的國家領導人,以為處理好與習的關係,一切就沒問題,但他們真的知道在這些危險行為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嗎?在此時與中國敲定任何協議,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對中國內部政治的不確定性一無所知,就連習自己可能也不了解,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十九大結束,整個圖像才會比較清楚。有些時候,中國在國際上的作為,是彼此互相矛盾的,這也讓他懷疑,在這些作為的背後,「是不是有一個理性的計畫,或者只是缺乏整合的結果」,因此,他試圖提出不同情境的分析,因為,「除非我們了解真正發生了什麼事,否則對於這些情勢,我們很難有適當的回應作為或是策略」。

楊甦棣:東亞變局與美中關係

前美國在臺協會辦事處處長楊甦棣提到,最近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的死亡,應證了只要隱藏在後的中國共產黨持續掌權,任何由本土而生希望開放中國社會的力量都前景勘慮。因此,現在需要對北京發送的強烈訊息是美國對台灣安全繁榮的長期承諾,而已有38年歷史的台灣關係法將不會改變。

四、辰巳由紀:東亞變局與美中關係

史汀生中心日本計畫主任研究員辰巳由紀則認為,美中關係與冷戰時期的美蘇競爭本質上截然不同,因為他們沒有完全脫離彼此的選項。美中關係將影響東亞安全環境,最明顯的是,將影響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合作夥伴對美國在此地區安全承諾的信心。而到目前為止,川普政府以「交易」方式對圍成美國在東亞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的信心並無幫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