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 ─ 外交部長林佳龍致詞內容
- 台灣智庫
- Mar 6
- 8 min read
Updated: Mar 7

今天很榮幸能參與由台灣智庫所舉辦的這場「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研討會」,今天討論的主軸在於針對目前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現況,對台灣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所關心的焦點。很感謝主辦單位的安排,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從退化到進化的中國極權主義
二十二年前,我主編了一本名為「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的專書,邀請一批當時還年輕、且學有專精的台灣學者,一起探索二十多年前中國經濟、社會和政治現象,我們以「退化的極權主義」的概念和理論,來分析中國經濟高速成長背後社會矛盾的現象,透過札實的研究,以及深入淺出的分析,這本書梳理中國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當然,那時候的預測,我們認為中國將邁向退化的極權主義,社會經濟惡化持續惡化的中國,中共的極權統治面臨著挑戰。
七年前,當時第二任期的習近平,在2018年時取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裡國家主席連任次數的限制,習近平在2022年十月,續任中共二十大總書記,成了改革開放以來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習近平的統治思維及全面掌權,中國極權主義發展出現新的轉折。
回顧習近平上任至今,第一任期建構「中國夢」國家想像,第二任期領導中共進入「建黨百年(2021年),以及發下豪語要完成「2025中國製造」經濟大國戰略目標,目前已是他的第三任期,即將在2027年披載「建軍百年」的軍事強權形象,不僅如此,習近平又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下一個階段的國家目標,並提出「2035遠景計劃」,甚至進一步把2049年的「建國百年」議程正當化中共的執政地位。
可以說,現在的中國,在中共極權控制之下,已轉化到新的階段,二十二年我們所提出「退化的極權主義」不但沒有「退化」,甚至進一步「進化」,習近平政權讓中國「已不是昔日的中國」。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開放的中國進一步鏈結國際,從政權原型的理論概念來看,對比許多國家的實務發展經驗,盼將中國納入世界經濟自由貿易體系能帶來政治改革,這也是民主國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中國的期待與想像,但中國不僅未如預期走向民主,反而以「開發中國家」身分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並以高科技加強對其人民的監管控制及打壓人權。
事實上,雖然過去蘇聯時期的東歐共產國家,在1990年代紛紛因經濟崩潰而垮台,但是中共政權至今卻能屹立不搖,原因為何?「中國研究」在當時成了顯學。特別是,當前中國內部頻頻出現經濟下滑、社會不穩、政治鬥爭等現象,但是,中共的統治地位仍舊穩固,政權理論中的關鍵變數是什麼?而且又該如何解釋這個「強國家、弱社會」的極權主義?我認為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數位是中共制度基因變異的關鍵
我們會發現,中共進入習近平時代的中國發展過程,無論是國家對社會的控制力,或者是對外各種經濟、安全的擴張力,不但有強化的現象,更進一步鞏固了中共的統治地位,這都對國際社會,以及周邊國家發展帶來影響,甚至可以說是挑戰,因此認識中國及中共政權,必須要更正確探析習近平政權,特別是重構中國極權主義的理論模型。
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許成鋼,去年11月出版新書《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他指出中共是「極權組織」,政權的性質從來沒有變,中共控制了全社會,控制的背後是「暴力」,許教授認為這是中共能強化極權主義的「制度基因」,一旦中共極權主義的面臨挑戰,就會轉向「民族主義」的極權統治,這正好解釋了何以習近平延任後不斷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愛國主義」。
不過,我認為「制度基因」可以解釋過去的中共政權原型,以及詮釋中國「全控型社會」的統治過程,但對於不同時期所出現的挑戰變數仍有分析及解釋的不足,例如2020年COVID-19疫情肆虐,習近平一意孤行「動態清零」的封城措施,2022年爆發的「白紙革命」運動,中共隨機調整防疫路線;又在去年出現「夜騎開封」的熱潮,成千上萬大學生騎乘單車從鄭州到開封,中共從鼓勵態度迅速變為禁止,這些都凸顯出中共決策特性不單只是「制度基因」使然。
從中共歷史發展的過程,以及當前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來看,中共在追求現代化的目標中,愈來愈強調「治理能力」的提升,能讓中共維持對社會的全面控制力量,我認為其中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新興科技」對中共統治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國家能力結合數位技術的運用,讓中共對內、對外的統戰思維更靈敏且敏感。中共的政治統治地位得利於數位科技的發展,極權模式已不受到物理空間限制,中共對於「網路空間」(Cyberspace)的掌控和武器化,讓中共的極權主義「進化」,同時鞏固了習近平的政權地位,事實上,近年來,習近平多次在各種談話中提到「安全」,這一方面當然顯示他對於權力的不安全感使然,但也顯示他對對內控制、對外進行跨境擴張的重視,這樣的統治韌性就是「數位極權主義」。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三十多年前曾大膽提出「歷史的終結」,他當時認為「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是人類意識形態演化的最終勝利者;此外,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1990年代提出「文明衝突論」,認為文明衝突將是未來世界衝突的主導模式,福山和杭亭頓提出的觀點都引起時代性的辯論,但也在多年之後出現新論點的挑戰及批評。不過,從兩人當時所提出的概念來看,顯然已無法解釋當前的國際情勢及中國現狀,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科技進步」對國家發展理論帶來影響,尤其是「數位科技」的發展,已成了當今國家權力的關鍵力量,換言之,「數位科技」讓中國的極權主義出現了量變與質變。
我剛剛提到中國的「數位極權主義」,不只是對內強化「全控型的國家社會關係」,也包括了中共這個「黨」對各種組織、結構的滲透力,我們看到中國內部近年來持續出現內捲的現象,這都在中共透過數位極權的力量,形塑的當前中國的國家社會面貌;此外,「數位極權主義」也讓中共更肆無忌憚的對外進行威權擴張,中共已不再恪守鄧小平留下來的祖訓「韜光養晦」路線,習近平上台後更進一步從對外「有所作為」進化成「積極作為」,他自2021年開始陸續提出各種「全球倡議」,包括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甚至在2023年擬定「關於全球治理變革和建設的中國方案」,其目的就是要「制度輸出」,建立「全球的中國模式」,與全球民主制度進行「制度之爭」,而這已是全球民主國家共同的問題。
數位極權的中國是全球挑戰
台灣位於東亞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又是鄰近中國面向太平洋的地理空間,台灣無可避免來自中國的各種影響,甚至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主權野心,中國對外部物理和網路空間齊頭並進擴張的挑戰,台灣自然是首當其衝;不過,不是只有台灣該面對「中國威脅」的問題,中國的國家發展模式及中共的統治思維,已是國際社會共同的問題,尤其是習近平的極權主義模式,將對全球民主國家帶來嚴峻挑戰,台灣及民主夥伴要攜手一起面對。
台灣長期抗衡來自中國混合戰的威脅,當前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意識到中國擴張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包括軍事力量提升、對外經貿脅迫、產能過剩及對外傾銷、政府補貼及不公平貿易、對外滲透及政治干預等,許多全球民主國家都心有戚戚焉,因此,台灣與各個民主夥伴之間有著三個層次的共同利益,包括價值、同盟及經濟,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總合外交」,對抗極權擴張,台灣會是理念相近國家在民主價值、區域和平及信賴產業供應鏈等面向的重要盟友。
當前的全球情勢變化多端,尤其是2025年開始,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愈來愈複雜,因應來自中國的挑戰,在「安全」面上,台灣坐落於印太戰略「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台海的安全與穩定、捍衛台海的自由航行權,近來已廣泛受到美、日及G7等民主國家重視;在「經濟」面上,台灣掌握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站在AI革命的中心,更是「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長時間以來,台灣已累積了「認識中國」的Know How,其實這也是「Taiwan Can Help」的一部分
因此,面對中國極權主義對國際局勢的衝擊,這不只是「台灣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台灣除了要和民主國家攜手合作,也要主動積極對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幫忙。
強弩之末:習近平政權的挑戰
習近平掌權下的中國已進化為「數位極權主義」,透過科技強化對內控制,同時對外擴張。然而,這種數位極權模式深受其「制度基因」影響,例如不再遵循隔代指定領導的慣性,過去中共有「政治局常委」從事集體領導,但習近平大權獨攬後已是孤身一人,然而萬物終有期,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共政權將面臨繼承權危機。此外,中國經濟成長壓力與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也對中共的統治正當性構成嚴峻挑戰。
為了鞏固政權,習近平採取政治動員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路線,近期又強調「國家政權安全」是國家政治安全的首位。然而,流於情緒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都無法解決政權正當性的危機,只把中國越推向國際社會的對立面。中共破壞國際規範、侵害各國政經自主的行為,也引發全球民主國家的高度警惕。
儘管數位科技提升了中共的監控能力、為境外控制增添柴火,但一人獨大的畸形政治體制缺乏制度韌性,無論是虛有其表的民族主義張狂掩飾不了的政權正當性危機,或是經濟下行加劇的內部不穩定,最終萬事的成敗都會歸咎於習近平一人。
隨著AI時代來臨,中國想在與美國的AI競賽中保持領先,但回顧過往科技戰、貿易戰及金融戰的歷史,中國未曾在挑戰美國的競賽中佔得上風。美國可運用的高階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手中掌握著制定規則的「美元」這個強大貨幣,兩相對比下,在在凸顯缺乏韌性的中共體制難以永續維持,民主國家的制度韌性和自我修復能力,正是中共所欠缺的政權存續關鍵。
物極必反,習近平政權在極權體制下為了化解自身統治焦慮,不斷強化對內控制,最終可能走向不穩定的強弩之末。面對中共擴張與威脅,我們唯有持續強化自我防衛韌性、堅守民主自由價值、深化與友盟國家合作,才能守護台灣。
以上是我對於習近平極權主義模式與統治思維的看法,在此就教各位學術先進,也感謝各位的聆聽。最後,預祝今天的研討會能順利完成,也祝福各位來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