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智庫

從馬漢的海權思想分析川普2.0時代的美中海權競逐

黃宏吉/台灣智庫研究員


圖片來源:AdobeStock

川普總統當選人雖然要到1月20日才正式就職,但是就職前新聞話題不斷,包括公開宣言要買下格陵蘭島、取回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洲灣等。許多西方媒體不解川普上述發言的真正動機為何,事實上如果從海權思想的歷史脈絡來看,這些都是海洋大戰略下的合理戰術作為,在瘋狂的外表下有其冷靜的計算,如同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詞:Though this be madness, yet there is method in it。


美國在二戰之前的主要外交及內政架構是由共和黨建立


西方媒體在看待川普總統時,經常採取前無古人、橫空出世的觀察角度,然而川普本人卻喜愛從歷史來找尋靈感。二戰後的美國史學界由於受到左派意識形態的影響,對於民主黨總統有著過高的評價,例如小羅斯福和甘迺迪,對於共和黨總統傾向過度貶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雷根。而小羅斯福之前的共和黨總統(例如胡佛)更是被評得一無是處。


事實上,從南北戰爭結束(1865)到二次大戰結束(1945)這八十年期間,大多數時期都是由共和黨人擔任總統,計有十三位總統,執政時間長達52年,相較之下,民主黨只有三位總統(克利夫蘭、威爾遜和小羅斯福),執政時間28年。也就是說,美國在二戰之前的主要外交及內政架構幾乎都是由共和黨總統建立的,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第25位總統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以及第26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影響川普的三位美國總統:麥金萊、老羅斯福、雷根


在第一任川普政府擔任白宮「貿易與製造業辦公室」主任的前加州大學Irvine分校商學院教授納瓦羅(Peter Navarro),2018年曾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場研討會上,以川普總統最欣賞的三位總統來論述川普的政治思維:首先是1896年以「愛國主義、保護主義、繁榮」(patriotism, protectionism, prosperity)為主軸當選的麥金萊總統,任內兼併夏威夷使美國在太平洋取得重要戰略據點,同時以保護性關稅與穩健貨幣政策重建美國經濟;再來是成立民兵組織Rough Riders參加美西戰爭的老羅斯福總統,對內推行公平交易政策(The Square Deal),對外開展棍棒外交(Big Stick diplomacy),建立強大海軍,打造美國成為太平洋強權的基礎;最後是雷根總統,宣言將共產主義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提倡以實力促進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擴大軍備支出,啟動星戰計畫,最終導致蘇聯的土崩瓦解。

 

基於上述論述,第一任川普政府的施政主軸可以用三個主義來涵蓋:建立美國優先經濟強權的「麥金萊主義」、訴諸強大國防與力量外交的「羅斯福主義」、以及基於美國傳統價值與反共信念的「雷根主義」,這樣的主軸也將為第二任川普政府所延續。

 

美國退休外交官Warren Zimmermen在其著作First Great Triumph: How Five Americans Made Their Country a World Power,探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讓美國邁向世界強權的五位關鍵人物:老羅斯福總統、海軍學院教授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參議員Henry Cabot Lodge、以及先後在老羅斯福總統任內擔任國務卿的John Hay和Elihu Root,這五位人物分別從戰略思想、軍事行動、外交政策出發,使美國由一個區域陸上強權邁向海洋強權,而塑造美國海洋強權的最關鍵人物就是馬漢和老羅斯福。


馬漢的海權論影響美國深遠,並及於日本


馬漢深入研究英國邁向海上霸權的歷程,在1890年發表成名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馬漢認為「海權」(sea power)包含六項基本條件:地理位置、自然形態、領土範圍、人口、民族性與政府制度,海權體現在三個層面:生產、航業與殖民地。老羅斯福深受馬漢的海權思想影響,在擔任麥金萊政府助理海軍部長時大幅增建海軍,進而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重挫西班牙海軍,使美國取得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老羅斯福在擔任總統後,1903年與新獨立的巴拿馬簽訂Hay-Bunau-Varilla條約,取得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和經營權,使美國成為橫跨兩大洋的海洋強權。

 

馬漢的影響力不僅在美國,日本更是深受其思想的影響。馬漢主張海軍對敵方的封鎖有助於陸軍的勝利,在其著作發表之後十多年,日俄戰爭爆發,其中最慘烈的旅順攻防戰,日本即是採取馬漢的主張,以優勢海軍封鎖旅順港,同時炮擊203高地的俄軍要塞,再於日本海海戰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最終迫使堅守旅順的俄軍投降。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帝國海軍仍是依據馬漢的思想建軍備戰,日本歷史學家、同志社大學教授麻田貞雄在其著作From Mahan to Pearl Harbor: American Strategic Theory And the Rise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分析馬漢的海權思想如何形塑美國與日本的海軍建軍理念,加速兩國在太平洋的海權競逐,進而導致珍珠港事變的發生。


繼日本海軍之後,中國海軍也深受馬漢思想的影響。Toshi Yoshihara與James R. Holmes在其合著的Red Star over the Pacific: China's Rise and the Challenge to U.S. Maritime Strategy一書,探討馬漢的思想如何影響解放軍海軍的建軍理念、戰術作為與能力建構。根據謝游麟教授的研究,解放軍海軍在馬漢海權思想的指導下,初期以「近岸防禦」和「近海防禦」為主,然而近年來已進展至「近海防禦與遠洋護衛結合」的戰略。

 

中共發展海權也是以馬漢為師

 

以馬漢的海權基本條件來看21世紀的海權競逐,雖然殖民地已不復存在,但是「地理位置」和「自然形態」仍有其戰略重要性,馬漢主張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依此邏輯,解放軍除了在近海的黃海、東海、南海加強海上交通線的控制之外,更將觸角延伸至印度洋、北極洋甚至大西洋,其中北極洋航道連接亞洲和歐洲,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成為中國海權擴張的重要據點。


根據美國國防部2024年12月發布的《中國軍事安全報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國早在2013年即提出「極地絲路」(Polar Silk Road)的概念,並自我定立為「近北極國家」,2017年首度派遣破冰船「雪龍號」前往北極海域,並積極利用「北海航道」(North Sea Route)開展與歐洲國家的貿易,以分散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貿易航線的風險。


在此同時,中國尋求加強與俄羅斯在北極圈的軍事合作,2022年中俄在白令海峽舉行聯合海軍巡邏,2024年中俄兩國轟炸機更侵入美國在阿拉斯加的防空識別區(ADIZ)。而在巴拿馬運河方面,中國透過港商和記黃埔大舉介入運河的經營,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並在秘魯的錢凱(Chancay)興建港口,作為在南美洲的前進基地,以利進行遠洋力量投射。美軍情報單位對中國上述作為都有所掌握,主張美國優先的川普總統當然不可能置之不理。


全球的海洋爭霸勢不可免


美國退役海軍上將James G. Starvridis在2017年出版重新詮釋馬漢海權理論的著作《海權爭霸:世界七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Sea Power: The History and Geopolitics of the World's Oceans),書中明確描繪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海、地中海、加勒比海、北極洋的新世紀海權爭霸圖像,作者在結論中指出,各大洋的海權爭霸終將回歸一統(The sea is truly one),也就是全球規模的海洋爭霸。

 

由此觀之,川普總統的發言看似突兀,本質上正是將美國的各個局部海洋戰略合而為一,成為涵蓋夏威夷、關島、巴拿馬運河、格陵蘭島、第一島鏈的新世紀美國海洋大戰略圖像,如此的戰略佈局無可避免將會與習近平的海洋戰略產生競逐、甚至衝撞。未來美中的全球海權競逐如何發展,是否會重覆美日走向太平洋海戰的歷史進程,則有待時間來證明。


作者是台灣智庫研究員


全文轉自台灣智庫思想坦克論壇


Yorumla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