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吉/台灣智庫研究員
美國川普政府時期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六月中旬訪台,除了晉見賴總統之外,也為新書《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舉行發表會。博明在新書發表會直接指出台灣在面對中國武力威脅的三大問題:一是台灣並沒有準備好打一場持久戰;二是台灣對戰爭的投資不足;三是台灣民眾對抵禦中國侵略的信心仍有待建立。
博明力主台灣應落實「精準投資、精實訓練」
博明主張台灣面對中國應建立「不對稱優勢」,落實在具體作為則是「精準投資、精實訓練」(smart investment; hard training)。博明認為台灣的潛艦國造計畫並不符合上述原則,應將資源投注在發展低成本高效益的「可靠嚇阻」(credible threat),例如水面下無人艦艇。博明的看法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倡議的「不對稱戰略」頗有相似之處。
兵棋推演時可以針對不同情境(scenario)進行模擬,但是在進行國防建軍備戰時,因為資源有限,通常是在「最可能情境」(the most likely scenario)的假設下決定資源的配置,而最可能情境的形塑則是基於對未來的前瞻(forecasting)。根據學者Minkkinen、Auffermann & Ahokas在2019年提出的理論架構,前瞻的首要之務在於確定時間視角(time perspective),也就是最可能情境的發生時間軸,之後才能尋求建立影響未來可能結果的能動性(agency),接下來才能討論不同情境下的對應方案(alternatives)。
台灣國防建軍備戰的前瞻時間視角仍是以中長期為主,至少沒有台海衝突即將在三至五年爆發的急迫性。在這樣的假定下,自然不會將備戰重點放在短期的能動性,也不會太著力於短期的不同因應方案,而是著眼於中長期境外阻絕防禦與第二擊力量的建立。然而,很顯然美方人士的看法並非如此。博明的看法反映共和黨(至少是對中鷹派)對台海衝突的前瞻時間視角已縮短至三至五年,因此極力敦促台灣方面發展立竿見影的嚇阻能動性,並儘快作好持久戰的準備。在這樣的觀點下,潛艦國造緩不濟急,反倒是低成本的水面下無人艦艇可以立即發揮作用。
共和、民主兩黨對台海衝突的急迫性假定不謀而合
民主黨雖然和共和黨在兩岸政策上有所歧異,但是對台海衝突的急迫性假定似乎不謀而合。觀察拜登政府近幾年的對台軍售,主要涵蓋攻擊型無人機飛彈系統、高爆彈、穿甲彈、自走砲、岸置型魚叉飛彈、紅外線追蹤偵搜系統、戰術數據鏈路暨聯戰指管系統,以及戰機、艦艇及坦克零附件等,基本上大多數都不是境外阻絕的軍備項目,反而比較屬於本土防衛與持久戰用途的軍備項目。
圖片來源:國防部臉書
由此可見,拜登政府對台海衝突戰爭的前瞻時間視角可能也已縮短至三至五年,只是在建立台灣國防能動性的作法上與共和黨不同。除此之外,民主黨政府較傾向同時推動政治對話避免衝突發生,今年一月總統大選前,親民主黨學者葛來儀(Bonnie S. Glaser)、Jessica Chen Weiss與共和黨建制派學者Thomas J. Christensen聯名在《外交事務》雙月刊(Foreign Affairs)發表專文,呼籲賴總統候選人在選前宣示放棄台獨黨綱,應該是此種思維下的產物。
年底美國大選的變化都將影響台灣軍備
對賴政府而言,明年一月不管面對的是連任的拜登政府或是回任的川普政府,都必須正視美方對台海衝突的前瞻時間視角已大幅縮短的現實。如果是拜登政府連任,賴政府可能必須同時面對美方在短期建軍備戰與兩岸政治對話兩方面的壓力。如果是川普政府回任,以川普總統對共和黨建制派的排斥心態,加上川普向來喜好任用有實戰經驗的退役軍人,博明極有可能進入國防部或重返國安會服務,著作中的諸多意見極可能落實為美國對台政策。
事實上博明在今年五、六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與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前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聯名發表〈勝利是無可取代的〉(No Substitute for Victory)專文,主張美國應全力贏得與中國的冷戰,這樣的主張基本上承繼80年代雷根總統對冷戰的立場:We win. They lose. 因此台灣可能必須在川普政府壓力下大幅加速短期備戰的建軍時程,以因應2027年前後可能爆發的台海衝突,而文人國防部長顧立雄的角色屆時將更顯關鍵。
全文轉自台灣智庫思想坦克論壇
Commentaires